要做到六西格玛,首先要建立标准,在管理中随时跟踪考核操作与标准的偏差,持续改进,最终达到6σ。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简单的各环节持续改进的过程模式:定义、测量、分析、改进、控制。
1.定义
简介:确定需要改进的目标及其进度,企业高层领导是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,中层运营目标可能是增加制造部门的产量,项目级目标可能是减少不良品,提高效率。在定义之前,需要对过程进行区分和绘制。
主要完成项目:项目章程、SIPOC图、客户意见和CTQ导出。
工具:头脑风暴、柏拉图、QFD质量功能展开、流程图、质量成本、因果图(鱼骨图)。
2.测量
简介:用灵活有效的度量标准对现有的系统和数据进行度量和权衡,了解现有的质量水平。
主要完成项目:筛选潜在关键因素、数据收集计划和测量系统分析、数据收集和显示、过程能力显示。
工具:过程能力分析、测量系统分析(MSA)、过程流程图、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、鱼骨图。
3.分析
简介:用统计工具分析整个系统,找出几个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。
主要完成项目:关注问题陈述、过程门和数据门、组织潜在原因和根本原因分析。
工具:头脑风暴、多变量图表、CTQ的置信区间确定、假设检验、箱线图、直方图、帕累托图、多变量相关分析、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。
4.改进
简介:运用项目管理等管理工具,建立关键因素的最佳改善方案。
主要完成项目:方案和FMEA分析、试验方案和方案确定。
工具:QFD质量功能展开,DOE试验设计,正交试验,响应面法,EVOP展开操作。
5.控制
简介:监控新体系过程,采取措施保持改进结果,使整个过程充分有效。
主要完成项目:控制计划、改进前后过程能力对比、项目总结。
工具:控制图、SPC统计过程控制、防差错程序、CP、CPK过程能力指数、SOP标准操作程序、过程文件(程序)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