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MEA在静脉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


具体行动如下:


建立FMEA团队,绘制流程图,找出静脉用药安全不良事件的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,计算风险指数,进行风险预警分级,优化流程,改进措施。


1.成立了6个静脉用药安全FMEA小组,由护士长担任组长,包括1名副护士长、2名主管护士、2名护士和1名护士。


2.利用FMEA/的分析步骤,团队成员绘制了静脉药物使用流程图,并列出了静脉药物治疗的六个步骤:


1)吃药。每天早上,患者的静脉用药必须由医护人员在电脑上操作后才能从内药房领取,药物会在09: 00左右送回病房。


2)配药,根据输液卡上大量药品的医嘱,由病区护士选择负责病人的药品,不核对两种药品。


3)配药,在患者和家属的催促下,快速完成配药。


4)点滴,09: 30左右开始静脉输液。


5)给药,12: 00前只能加2、3组,12: 00后仍有80%的患者未服药完毕,交给晨间护士。


6)拔针,中午病人完成输液,早班护士完成拔针。


3.头脑风暴法用于识别可能导致静脉用药错误的潜在危险失效模式。


4.风险优先级指数(RPN):严重性(S)、发生概率(O)和检出率(D)越高,RPN和RPN越高,说明优先级问题需要解决。


5.制定改进措施。


1)每天下午,第二天护士静脉注射药物时,会记录每张病床的缺药情况。


2)每天下午药房缺药,向药房借药。


3)每天下午,护士按照医生的吩咐,把借来的药借给护士。


4)第二天07: 00安排两名护士仔细检查药物,开始配药。


5)08:30,配药开始输液。


6)80%的患者在12: 00接受药物治疗,以缓解早期换班的压力。


7)中午早班时间充足,加药拔针工作顺利完成。


结果


对比干预前后的护理失败模式,根据该公式,降低百分比=(干预前RPN-干预后RPN)/干预前RPN,得出干预后风险百分比为干预前总风险的55.58%,患者满意度提高,无静脉用药错误。


查看更多请点击-->:FMEA

上一篇:统计过程控制 SPC 控制图的设计原理

下一篇:田口实验法以及田口试验设计的十二执行步骤

FMEA相关文章
精益六西格玛培训课程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普兰县| 全南县| 周宁县| 永胜县| 澄城县| 芦溪县| 乌拉特中旗| 遂溪县| 泉州市| 泸水县| 台北县| 晋州市| 定远县| 文成县| 商河县| 永福县| 平潭县| 遂平县| 汤阴县| 开原市| 乌鲁木齐市| 射阳县| 绥滨县| 阜康市| 四平市| 洞口县| 晋中市| 汉寿县| 峨山| 二连浩特市| 保康县| 邛崃市| 卢氏县| 嵊州市| 荥阳市| 灵山县| 靖江市| 龙海市| 锡林浩特市| 汾阳市| 竹山县|